顯示具有 迷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迷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早期陸軍草綠服領章

早期陸軍野戰草綠服領章(有圓圈)套裝組合



早期陸軍野戰草綠服領章(兵科)套裝組合



早期陸軍野戰草綠服領章(階級)套裝組合




早期陸軍野戰迷彩服領章(兵科)套裝組合

(迷彩底黃繡線)

早期陸軍野戰迷彩服領章(階級)套裝組合

(迷彩底黃繡線)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10月份優惠活動

各位親愛的舊雨新知大家好:
為慶祝光輝十月的來臨
我們二王軍警用品社
特別舉辦
凡在我們各個網站中告知
"由二王部落格得知免運費活動"
即可享有免運費喔!!
期間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
歡迎大家告訴大家~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三軍儀隊






忠烈祠三軍儀隊



儀隊…是象徵國家門面的軍隊組織,我國英譯為HONOR GUARD而國外
通常稱為“DRILL TEAM,無論是國家重大慶典、外賓來訪、敦睦艦隊或
基地開放,儀隊操演往往都是不可或缺且讓人期待的重頭戲 ,國軍儀隊
均為男性,以指揮刀及M1步槍做為表演工具。目前一般俗稱的三軍儀隊
是指陸軍、空軍、海軍等三支國軍儀隊,表演時步槍均會上刺刀。其表演
目不外乎隊形變化及拋槍、轉槍等項目。




三軍儀隊專用臂章 



三軍儀隊為統稱,除了制服的不同外臂章部方面也各有特色,一般在制服
的左右兩臂上都會車缝該軍種的專屬臂章,但在聯合演訓任務時右手臂則
會車缝三軍儀隊專用臂章,值得一提的是在著禮兵服操演時士兵及士官都
必須統一配掛榮譽軍階,一般都以上士階為主,軍官部分也是比照辦理通常
是配掛上尉軍階,平時則掛回原階。



陸軍儀隊專用臂章 


 
海軍儀隊專用臂章


 
 空軍儀隊專用臂章



除了三軍儀隊另外其實還有兩支儀隊分別為陸戰儀隊與憲兵儀隊,由於
任務性質較獨立且多由各司令部調度,所以知名度不如三軍儀隊,但其
訓練之嚴苛與資質之精實也是不在話下的,比較可惜的是最晚成立的
憲兵儀隊因各項精進案之故據悉目前已解散。


 
陸戰儀隊專用臂章



 
憲兵儀隊


另外有一個小常識提醒大家,由於儀隊駐守以及操演通常是身著禮兵制服
且戴盔,再加上制服必須配戴許多配件所以在形象上與憲兵頗為相像,但
請別再稱他們為憲兵囉,因為這個誤稱儀隊弟兄們可是不太樂意接受的喔。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防彈背心


  
自古以來軍人作戰除了武器之外大多都還會配備防護器具,
冷冰器(刀、劍)時期的防護器具著重在盾牌,而單兵使用的
鎧甲則是其次,但自投射武器(弓箭、投石器)發明之後單兵
鎧甲才逐漸被重視,時至今日已進入熱兵器(火槍)時代,保護
士兵的裝備以也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在大家眼前。

喜歡看警匪動作片的朋友們應該都對“防彈背心”一詞不陌生吧?
無論是便衣刑警或制服員警甚至是霹靂小組(S.W.A.T)在追捕要犯時
都會穿著這類背心上陣,但其實這類背心正確來說應該被稱為
“抗彈背心”而非“防彈背心”,原因是這類型裝備最主要功能
抵禦子彈直接傷害到人體,並非百分之百防彈,所以即使穿著
“抗彈背心”在遭受槍擊時仍有一定之衝擊與傷害,輕者挫傷瘀青
、重者肋骨斷裂,所以即使穿著它上陣執勤還是必須小心留意。





警用抗彈背心


警方有“抗彈背心”,那軍方呢? 當然也有類似的裝備,
只不過因功能需求不同所以軍方對此裝備有不同的名稱:
“防破片背心”,而美軍則有另一個較響亮的稱號:
BODY ARMOR,中譯為:人員裝甲,其實原理是差不多的…
但因軍人在戰場上除了子彈之外還必須面對砲彈或手榴彈
的威脅,這類型炸彈的破片往往對士兵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
所以現代戰爭中比較上軌道的軍隊大多都會配發“防破片背心”
供單兵使用,但效果與警方的“抗彈背心”一樣…正面遭受攻擊時
仍有一定之傷害,但對於人員生命之保護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軍用防破片背心



然而過去此類型的背心僅僅只強調防護功能而已,無論是
軍隊或是警方都一樣,但隨著勤務與作戰需求的不同目前
無論是市面上或是公發品都已出現抗彈背心結合戰術背心
的產品於線上服役,這種背心除了基本的防護功能之外還
能搭載佩掛各類袋具裝備以面對多元化的戰場需求,相當
方便,也因如此部份軍警人員為值勤之便也寧可自掏腰包
來購買此類產品。




戰術抗彈背心



戰術抗彈背心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軍事風格攜行袋



軍事風格無論在時尚界或潮流界幾乎都有一定的支持者,原因不外乎
軍事元素相當容易發揮…無論是迷彩色塊、軍隊標誌、階級符號等
都是相當搶眼的主題,然而除此之外“實用耐用” 與“自我風格”
更是軍事風格愛好者無法抗拒的最大主因。

其實最早軍隊的制式用品並不適合民間人士使用,原因是軍規裝備
為了作戰需求通常都選擇較厚實的材料製作,所以通常重量都不輕
而且尺寸都會稍為偏大,且變化較少較死板(畢竟軍品不是時裝)
但隨著時代改變與民間的需求有許多廠商紛紛投入相關產品的研發
製作。

軍事風格攜行袋就是一個相當成功的例子,因為攜行袋(或背包)
的使用者幾乎橫跨所有族群,無論是各行各業或男女老少幾乎都會
用的到,而且尺寸大小可說是千變萬化,然而只要稍加些許軍事元素
與其設計概念就是一款相當受歡迎的商品。

除了實用與耐用之外“方便”也是軍事風格攜行袋吸引人的地方,
因為尺寸齊全且收納空間規劃完善所以無論是上班洽公或是戶外休閒
以致出國旅遊都相當便利,不管是手機相機或是零錢護照都能輕易
收納且井然有序,這也難怪越來越多人選擇此類風格的袋具來攜行
自己的個人裝備。




小型腰包(美國海軍數位迷彩)




  

中型三用勤務包



  
中型洽公袋(美軍陸戰隊叢林數位迷彩)





大型攜行袋(美國陸軍數位迷彩)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黃埔大背包


如果您常出國或到處旅遊應該會有專屬的旅行箱或背包,而軍人
其實也有專屬的旅行袋唷~一般大家都稱它為黃埔大背包,這款
背包通常是讓士兵們用來裝載個人物品(非戰鬥器具)使用,也就是
當部隊有需要移防或搬遷時士兵們就必須依賴它來打包個人的
家當。

目前國軍較常見的黃埔大背包約有3種,第一種為雙肩背包型,
由於通常配發於陸軍單位所以背包正面印有陸軍軍徽,除了主袋
之外側面還有一個小袋空間,據了解此款背包是最受歡迎的,因為
當士兵把所有私人物品放入背包後其重量是非常可觀的,所以此時
以雙肩來背負會比較輕鬆。



雙肩背黃埔大背包


第二種則是俗稱忠誠袋的袋具,它其實並不是背包而是以手提旅行袋
的方式製作,通常配發於陸戰隊、憲兵與傘兵單位,而公發品通常會在
背包正面印上陸戰隊徽或憲兵徽,不過相較於雙肩背的背包它必須單手提
所以會比較吃力,但是收納空間可是不輸雙肩背款唷,材質方面則有帆布
與尼龍兩種選擇。



帆布款



尼龍款

最後一款則是近年常被採用的版本,此款背包的底部有滾輪設計,
所以即使行李重了點也可以拖曳的方式來搬遷算是很人性化的設計,
可背、可提、可拖曳且該背包的空間還可以有延展之功能真的是
非常方便,軍用旅行袋的共通點就是價格低廉但空間超大,這也難怪
除了阿兵哥以外也頗受旅行者的愛用。




新式黃埔大背包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軍用手電筒



人類並不像部分動物擁有夜視的能力,所以在夜間活動或作戰時必須
仰賴手電筒來照明,然而在過去軍隊並無專屬的手電筒,直到一戰末期
與越戰各國軍隊才開始重視夜戰的重要性且開始開發專屬的軍用手電筒
來配發,當然面對現代戰爭軍用手電筒可是不可或缺的裝備。

目前國軍所使用的制式手電筒則是源自於美軍的MX-991/U型,它的外表
像是潛水艇的潛望鏡也有弟兄稱他為L型手電筒,而這款手電筒因構造
簡單且實用性高所以被大量採用,由於美軍陸海空軍及陸戰隊都有採用
所以MX-991/U型幾乎成為軍用手電筒的代名詞。



           
L型手電筒


L型手電筒之所以會被設計成潛望鏡造型是因為一般除了手持照明之外,
在士兵雙手持槍步行巡邏時還可以掛在背包的肩帶上或者是H吊帶
(戰鬥吊帶)上,除了免去一手持槍還必須一手拿手電筒的麻煩之外即使
是掛在胸前也能照明非常方便。




L型手電筒除了造型經過設計以外其功能也有講究之處,如為了符合
軍方在作戰演訓時有打PASS之需求所以在開關上方設有點放按鍵,
另外傳統手電筒照明時只有白光,而L型手電筒的底部則附有濾色片
可供顏色變換,總而言之它就是一支純軍事血統的手電筒,功能眾多
價錢合理,這也難怪自問世到現在依舊受到各界的好評與愛用。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軍用雨衣



台灣位處東亞且是海島型國家,所以每年都免不了豪雨及颱風的拜訪與侵襲
,由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所以近10年來的豪雨颱風威力幾是有增無減甚至直
影響國土安危,然而養兵千日、用在ㄧ時,為了維護國土安全與百姓生命財
產之保障軍隊就必須戒備甚至動員。

然而天災難料在面對大雨時最基本的配備就是雨衣,而國軍當然也有專屬的
雨衣配件,基本上分為三種:第一種為官式雨衣,最主要是配發給軍官使用
,其造型為大衣式,肩膀上有肩瓣可配戴金屬軍階,領子上有暗扣可結合
,但由於軍官大多為指揮層級比較不需要親自操作所以此款雨衣沒有雨褲
之設計。

第二種為兩截式雨衣(國軍弟兄戲稱雙溼牌,主要配發對象為士官與士兵
,因為士官與士兵操作的機會較軍官多所以此款雨衣就有配發雨褲,當然雨
帽也是基本配備,在顏色方面過去為軍綠色,而目前已有部隊開始採用迷彩
版本,這兩種雨衣基本上造型都一樣,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軍綠色版本背後
有銀色反光條,迷彩版本則無此設計應該是為了偽裝之需求固取消)

第三種雨衣為斗篷式,國軍弟兄幫它取了個外號叫"小飛俠"基本上此款造
型是承襲自美軍,由於這種雨衣可說是"全罩式"穿脫方便,再加上有搭設
帳棚的功能所以相當受到歡迎,但此款雨衣倒也並非完全沒有缺點,比方說
它無附雨褲且風雨較大時雨水會從側縫裡灌入,所以儘管有多種選擇但還是
以任務場合之需求來穿著會比較理想。




官式雨衣




兩截式雨衣(迷彩版本)






斗篷式雨衣






斗篷式雨衣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軍用內衣



不知道是否有人思考過在軍旅生涯裡陪伴士兵最久的服裝是那一件?
以陸軍為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迷彩服,答案其實只對ㄧ半,
正確來說應該是軍用內衣,因為論是出操著迷彩服,練體能著體育服
睡覺時當睡衣幾乎都離不開軍用內衣。

過去陸軍身穿草綠服現今改穿迷彩服,那麼內衣也有跟著改變嗎?
有的~國軍人數以陸軍居多再加上身穿草綠服,所以只要部隊一放
散步假幾乎到處都是綠油油的ㄧ片,也因配合軍服之設計所以過去
的軍用內衣也是草綠色,該內衣以純棉製成所以穿起來非常舒適,
在左胸口則印有陸軍字樣。



早期陸軍內衣


隨著迷彩服的換發軍用內衣也逐步的做了一些改變,在換發迷彩服
初期軍用內衣取消了左胸口的陸軍字樣,但依舊以綠色為主,爾後
才出現迷彩版本,儘管顏色不同但幾乎都以棉質材料製成,或許是
因為台灣位處亞熱帶,所以儘管棉質內衣穿著舒適但卻嫌悶熱。

近年因排汗衫風潮興起且製作技術日漸成熟而價錢也越來越親民
(排汗衫剛推出時ㄧ件大約就要NT.1000) ,所以軍方為考量弟兄們
的舒適性也從善如流的採用排汗材質內衣,而顏色的選擇還是保有
綠色與迷彩,有部份喜愛軍事的朋友們也會買來當T恤穿,此時選購
大一點的尺寸會比較舒服,但如果用途是以內衣為主那盡可能選擇
合身一點的型號會比較理想,一來貼身可避免摩擦皮膚出汗疹,二來
在身穿迷彩服時看起來會更服貼英挺。




綠色排汗內衣



  
                                                     迷彩排汗內衣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軍用腰包



喜愛軍事或是有在玩生存遊戲的朋友們應該都有接觸過相關的軍用
配備,無論是軍用背包、戰術背心、軍用腰包因為強度夠又實用且
無太多贅飾所以一直相當受歡迎且幾乎不會退流行,無論是工作上
的使用或是搭配衣著走軍裝風路線都很適合。

國軍的單兵裝備內容大約是:S腰帶+彈匣袋+刺刀+水壺,其內容雖然
並不像美軍那樣豐富,但是有兩款腰包卻一直忠實的陪伴著國軍兄,
分別為準則袋教範袋,這兩款腰包大都是以軍綠色防水帆布
(也有人稱油布)製成,由於構造簡單且價格不高所以除了國軍弟兄
之外也深受工程人員的愛用。

準則袋通常是由幹部使用較多,主要功能大多是放置國軍言行準據
等手冊,所以袋身本身面積並不大,除了主空間之外在外側還有另ㄧ
個小空間,而教範袋之使用範圍就比較廣泛,由於最主要是用來攜帶
操課書籍所以無論是幹部或士兵幾乎都用的到,而且在部分軍事學院
也有受訓班隊將它當成小書包使用,教範袋本身總共有三個夾層,且
側面有筆插可攜帶2支筆,所以無論是野外操課或者室內課程都很適合。

上述兩款國軍腰包之歷史雖已不可考,但其實用性及歷史地位卻是
不容忽視的,許多退伍老兵在有腰包選購需求時還是會指名這兩款
購買,這也難怪即使坊間廠商不斷推出許多設計新穎的腰包卻始終
還是無法取代準則袋教範袋






準則袋








教範袋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軍用公事包



軍人雖然是武裝人員以作戰為主要任務,但也還是有需要行政或
處理文書的時候,此時就得攜帶一些文件與文具,也許有人會問
軍人也有公事包嗎? 答案是有的,而且它既可以是公事包也可以
是軍事院校裡的書包。

當過兵且承辦過業務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洽公袋著個東西,也因為
辦理業務或洽公行程在軍中比出操輕鬆所以也有人將洽公袋戲稱為
摸魚袋,另外當過砲兵的弟兄們應該對所謂的地圖袋不陌生,
上述兩種攜行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攜帶軍需的表格簿冊為主。
  
洽公袋大多數是由業務承辦人員使用另外許多軍事院校學生也會拿
當書包使用,除了基本夾層夠之外,外部附有筆插可攜帶4支筆,而
地圖袋則是砲兵射指弟兄使用較多,因為必須攜帶砲兵專用表格以及
射尺圖版所以該袋的體積容量比洽公袋稍大一號。

基本上這兩種攜行袋都是以草綠防水帆布(也有人稱油布)製成,所以
都有基本的防水功能,所以即使打野外遇到陣雨也能有一定的防護
效果,另外因該材質磅數夠所以也頗為耐用有人ㄧ背就是好幾年,
目前除了草綠版本之外也有廠商推出迷彩版本,但對許多老兵而言
草綠版本才是原汁原味,大概是因為它不只是單純的攜行袋而已,
裡頭裝的是許多人滿滿的軍旅回憶。

    
                               洽        



                                                   


追蹤者

總網頁瀏覽量